仲夏时节,走进凯里市凯棠镇养小村,满山郁郁葱葱,空气清新自然,村寨古风古韵,房前屋后干净整洁,和美小院装点了群众的美好生活。在实施宜居宜业宜游美丽乡村建设中,志愿队伍靠前服务,村寨内鲜花盛开,墙绘“新装”焕发生机,文明乡风吹遍乡野,和谐景象“韵”动人心。
由养小村村级党支部主导的“红服队”志愿队伍,及时接收组织“派单”、群众“点单”,按“日清单”安排完成群众所需所盼。
村里的老中青“红服队”志愿者积极参与环境整治、完善公路建设、推广移风易俗。闲暇之余,大家在新时代文明实践站和法治教育长廊里包粽子、商村约、唱苗歌,开展文体活动、聊生活乐事,为乡村生活增添了一抹美景。
(资料图片仅供参考)
葵花开,夏意浓。远望绿色群山连绵,近看乡间小道蜿蜒,矗立的乡间民居静谧自然,一排排整齐的田园篱笆列队迎客,生在其中的花儿摇曳生姿,构成了一幅动静相宜的乡村风情迎客画卷。
“看着养小村一天天地变美,产业也越来越大。我知道,我们一定会越来越好。”谈起村里的改变,村民王倩脸上洋溢着满满的幸福。
当前,养小村推进和美城乡“四大行动”工作进行得如火如荼,文化墙绘是农村环境整治的一个缩影。
24块结合自身民俗文化、自然风光及移风易俗的外壁墙绘,让原本老旧斑驳的墙体焕然一新。法治教育、尊老爱幼、勤俭节约、文明礼仪、乡村记忆等传统文化和文明新风相结合的新阵地应运而生。
小小文化墙绘出万千新气象,让群众看见乡风美景,留住乡愁记忆,展现出乡村富有生机和画意的新面貌。
近年来,养小村依托协商共议载体,以“合约管理”为抓手,探索出一套行之有效的自治管理体系,坚持“百姓事、百姓议、百姓定”的自治模式,用活“寨管委”和“一中心一张网十连户”机制,以“四会”窗口合力破除陈规陋习,逐步完善“养小村十条”村规民约,连接了“合约食堂”“文明实践”“志愿服务”等端口,吹拂了文明新风。
通讯员:郑淑芝
二审:熊顺才 杨秀华
三审:王志凯
标签: